2025年的中国股市,正在上演一场静悄悄的价值重估。国际大行纷纷调仓,国内政策持续发力,科技与消费板块轮番登场。截至6月12日股票配资平,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已达22%,沪深300股息率更是跑赢10年期国债180个基点。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在6月10日明确建议全球投资者战略配置中国股票,其新兴市场策略师Xingchen Yu指出,中国科技股在基本面改善与AI长期增长前景推动下,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当前估值相比美国同类企业仍具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承认,尽管其对中国股票整体维持“低配”评级,但中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技术突破、电动车及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进展,正促使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产业的价值。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近22%,腾讯、小米、百度、阿里等科技巨头集体走强。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宏观策略师李慧琪已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看好”。
她强调,中国科技板块估值尚未反映其20%-30%的盈利增长预期,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外界对中国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
德意志银行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补充道,2025年是市场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主题的元年,各行业新赛道均与AI相关,科技平台公司今年已宣布对AI基础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这是支撑中长期增长的关键。
浙商证券6月11日发布的半年度策略显示,当前上证指数处于区间震荡阶段,中期可能上攻3509点压力位,并挑战3674点高位。
风格上,市值表现偏均衡,但估值明显偏向成长类板块,消费与成长风格领先周期、金融和稳定板块。
中金公司6月9日分析指出股票配资平,A股韧性来自估值优势与政策托底:沪深300股息率达3.5%,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180个基点,处于历史高位;股权风险溢价为6.3%,显著高于标普500的微负水平。
申万宏源在6月9日夏季策略中揭示,居民“资产荒”推动资金转向权益市场,2025年是存款到期再配置高峰期,理财收益率下行促使真实无风险利率回落,居民增配权益资产的趋势初露峥嵘。
科技领域,中金明确看好AI产业链的云计算、算力、机器人及智能驾驶,这些领域处于景气上升初期;国防军工因外部风险关联度低,同样被列为高景气机会。
浙商证券建议关注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以及非银金融、计算机、传媒和电子等弹性品种,并提示国防军工、创新药存在政策催化空间。
主题投资层面,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及新消费被列为轮动主线,EDA工具、人民币国际化等自主可控主题也值得跟踪。
华泰证券6月10日分析报告指出,国货崛起在美妆个护、国潮服饰领域表现突出,头部品牌通过产品创新与全渠道布局实现市占率突破。
情绪消费赛道中,潮玩IP经济、宠物经济、沉浸式服务围绕Z世代情感需求,构建了千亿级高景气市场。
银发经济随老龄化加深而爆发,适老化智能家电、老年教育旅游等刚需赛道在政策支持下进入黄金发展期。
AI+消费的技术赋能重构人货场逻辑,算力服务、解决方案及落地应用快的消费龙头增长潜力显著。
中金提示外部风险集中在中美关税谈判与美联储政策,5月初中美会谈后部分关税被取消,但后续谈判不确定性仍存;内部压力来自房地产“止跌回稳”进程缓慢,以及低通胀环境对企业盈利的压制,CPI同比已连续3个月处于负值区间。
浙商证券警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可能扰动市场,国内经济恢复节奏也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企业盈利层面,中金测算2025年全A非金融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6%,但季度分化显著:Q2受抢出口效应支撑增速为1.1%,Q3可能回落至-4.1%,Q4在低基数下达80.7%的高表观读数。
若剔除2024年异常基数,实际利润增速为-0.5%,反映盈利能力仍在磨底。
价值型投资者被建议配置高股息资产,中金列举银行、公用事业、电信等分红确定性强的领域;浙商证券补充煤炭、电力板块因股息率吸引力成为防御性选择。
成长型投资者可逢低布局调整充分的科技股,瑞银强调AI、半导体、机器人产业链的估值优势;中金建议关注工业金属、锂电池等供给出清接近完成的领域。
灵活策略侧重政策与业绩窗口,浙商证券指出6月下旬需跟踪中报预增行业(如机械、军工)及城市更新、消费补贴等政策催化;华泰证券提示并购重组主题正与创投市场拐点形成共振。
中国AI技术落地速度超出预期,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大模型已覆盖多模态、视频、图像等品类,服务全球前十大手机厂商中的九家、八成主流汽车品牌及7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
高端制造领域,电动车和机器人产业链成熟强化了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埃夫特等企业成功打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体系。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升级,申万宏源观察到出海从“单打独斗”进入“体系出海”阶段股票配资平,A股出海企业盈利能力开始超越出口企业,中游制造的核心叙事转向“全球竞争力重估”。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